隨著 2024 巴黎奧運即將在 7月26日 登場,今年的奧林匹克6月,讓我們透過 媒體記者 及 運動志工 的視角,回顧中華隊參加奧運會的大小故事。
1981年由中華奧會與國際奧會簽署的「洛桑協議」及衍生的「奧會模式」規範,是目前臺灣參加和「奧林匹克活動」相關國際體育活動的基礎。協議內容確定我國奧會的名稱為 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依據奧林匹克憲章,享有與所有國家奧會相同的完整權利,參與奧運會及所有國際奧會資助的活動。
身為國際社會一員,跟隨「國際奧會」Olympic Agenda 2020+5 改革議題,我們透過舉行 奧林匹克講堂 ,積極回應「奧會模式」及推動國際體育事務交流的當代課題。
本次活動邀請:
-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記者協會 楊育欣 秘書長 分享 奧運與媒體專題 – 穿梭於比賽與選手之間
– 曾任聯合報、麗臺運動報、Wowsight體育記者,採訪 2012 倫敦、2016 里約及 2020 東京奧運 - 中華民國國際體育志工交流協會 詹鈞智 理事長 分享 奧會模式專題 – 中華隊重返奧運40年
– 曾任 2004 雅典、2016 里約奧運賽會志工,著有《 追著奧運看世界:從雅典北京到倫敦 》及《 42.195公里的夢想追逐:關於奧運馬拉松的熱血故事 》書籍
講堂提供研習證書供時數認證使用,歡迎踴躍報名參加:https://forms.gle/nDJ2tGNBnit6wTnRA
主辦:教育部體育署
承辦: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協辦:中華奧會媒體委員會、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