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期間
1958/05/24 - 1958/06/01
舉辦國家
日本
舉辦城市
東京
-
61117
賽會概要
第三屆亞洲運動會於 1958 年 5 月 24 日至 6 月 1 日在日本首都東京舉行,會期 9 天;共有 20 個國家及地區的 1820 名運動員參與 13 個項目的競逐。東京在申辦本屆亞運會期間表現積極,向亞洲運動聯合會展示了舉辦城市東京的城市風貌,並特意投資 13 億日元興建容納 75000 名觀眾的國立體育場,因而獲得亞洲運動聯合會好評,同意其主辦第 3 屆亞運會。
聖火點燃者為第一個拿到奧運會金牌的亞洲人織田幹雄。
在女子田賽的鐵餅項目的頒獎儀式中,發生了將銅牌得主的中華民國國旗掛反的失誤。
競賽運動
包括田徑、籃球、拳擊、自由車、水上運動(跳水、游泳、水球)、足球、曲棍球、射擊、桌球、網球、排球、舉重、角力等共 13 種運動競賽種類及 2 種示範運動:羽球、柔道。
賽會標誌
第 3 屆亞運會會徽除亞奧理事會會徽圖案中的太陽光芒外,上方是亞奧理事會「 EVER ONWARD (永遠向前)」的口號,下方有代表 20 個參賽國的 20 個圓環,圓環下方寫明了舉辦地。
賽會口號
Ever onward 永遠向前
賽會獎牌榜
名次 | 國家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計 |
---|---|---|---|---|---|
01 | 日本 | 67 | 41 | 30 | 138 |
02 | 菲律賓 | 8 | 19 | 21 | 48 |
03 | 南韓 | 8 | 7 | 12 | 27 |
04 | 伊朗 | 7 | 14 | 11 | 32 |
05 | 中華民國 | 6 | 11 | 17 | 34 |
06 | 巴基斯坦 | 6 | 11 | 9 | 26 |
07 | 印度 | 5 | 4 | 4 | 13 |
08 | 南越 | 2 | 0 | 4 | 6 |
09 | 緬甸 | 1 | 2 | 1 | 4 |
10 | 新加坡 | 1 | 1 | 1 | 3 |
中華代表團名單
國家奧會及貴賓
國家奧會主席兼團長:鄧傳楷
副團長:易國瑞、江良規(亞洲運動協會委員)
團本部
顧問:高 信、李樸生、郝更生(亞洲運動協會副會長)、游彌堅
總教練:周鶴鳴
總幹事:林鴻坦
總管理:魏振武
副總幹事:鍾義均、某春湧
聯絡員:孫玉書
總務:尚樹梅
中文秘書:陳金聲
秘書:劉建勤
英文秘書:鄧生祺
管理:王屏周、劉鳳學
技術助理:沈 杉
國家奧會委員及眷屬:林珠光、錢大鈞、陳掌諤、王成章、沈瑞慶、吳幼林、陳樹?、陳勉修、徐堯堂、董錦地、俞淑芬、余素馨、史麟生
亞洲運動協會委員及眷屬:關頌聲、關頌聲夫人
亞洲體育會議代表:王守方(兼籃球裁判)、朱重明、揚基榮
職員:朱國倫、龔樹森、周中勛、廖 偉、楊根保
裁判:溫兆宗(排球)、高振聲(排球)、吳貴壽(籃球)、湯銘新(籃球)、朱裕厚(籃球)、施猛猛(田徑)、黃少雄(游泳)、王振鐸(足球)、施玉筆(舉重)
各項運動參賽代表隊
田徑代表隊
教練團:
齊沛林、張煥龍(領隊)、張星賢(領隊)、于希渭(管理)
選手:
林德生、楊傳廣、蔡成福、吳春財、陳英郎、陳慧坤、鄭洛成、謝天性、劉學章、畢立明、沈輝雄、黃士聰、方元廷、吳錦雲、黃 幸、黃春棉、吳韻珊、張幸子、陳雪英、蔡明玲、林昭代、林昭枝
水上運動 - 游泳代表隊
教練團:
徐 亨(領隊)、廖忠雄
選手:
高嘉弘、徐興泰、袁忠明、李岑生、孫克勤、林敏善、溫兆明、廖喜代、王雙玉、馮凝姿、張宗慈、梁沼氷、區婉玲
足球代表隊
教練團:
李惠堂、張錦添(領隊)、曾境康(管理)
選手:
劉建中、郭秋明、劉 儀、羅國良、郭錦洪、羅 北、林尚義、鄧 森、李國華、陳輝洪、劉 添、姚卓然、周少雄、郭 有、何志坤、黃志強、莫振華、羅國泰、劉瑞華、郭滿華、楊偉韜、何應芬
自由車代表隊
教練團:
許清俊
選手:
陳溪川、黃添財、賴士雄、陳伯宗
舉重代表隊
教練團:
林象賢
選手:
陳滿堯、劉志偉、林木全、蘇念利、劉銀道、高武明、楊國典、施延平、洪啓華、韋基堯
拳擊代表隊
教練團:
林忠孚
選手:
袁時和、洪村勇、廖信正、白英一、王觀明、劉紀榆、藺世全、張羅普
籃球代表隊
教練團:
牛炳鎰(教練)、蔡文華
選手:
王毅軍、羅繼然、唐雪舫、鄭德源、黃國揚、施偉念、霍劍平、陳祖烈、舒耀煌、傅達仁、李國泰、凌鏡寰、賴連光、盧信義
排球代表隊
教練團:
曹廷贊(領隊)、鄭煥韜
選手:
劉文湛、李成傑、曾福常、孔繼林、陳文用、謝天性、王作庚、陳景松、李毓邦、倪沃棠、葉 忠、斐瑞源、黃兆祿、李有義、郭俊祿
射擊代表隊
教練團:
蔡功南(管理)、張心治
選手:
蔡白生、王致常、吳道源、馮汝箎
網球代表隊
教練團:
張彼德
選手:
劉香谷、詹秀棉、李瑞祥、洪鴻川、林永源、高登科
桌球代表隊
教練團:
駱水源
選手:
陳高山、謝金河、李國定、蘇榮村、陳寶貝、江彩雲、姚 足、陳 月
羽球代表隊(示範運動)
教練團:
郝侃曾
選手:
高惠邦、董盛合、梁慶玉、張時雁、侯良欽、施錦標
柔道代表隊(示範運動)
教練團:
黃滄浪
選手:
陳再乞、張聰輝、陳戍寅、李清楠
水上運動 - 跳水代表隊
教練團:
–
選手:
戴 霞
運動種類 | 競賽項目 | 選手姓名 | 成績 |
---|---|---|---|
田徑 | 男子十項全能 | 楊傳廣 | 金 |
田徑 | 男子 400 公尺跨欄 | 蔡成福 | 金 |
足球 | 男子 11 人制 | 劉建中、郭秋明、劉 儀、羅國良、郭錦洪、羅 北、林尚義、鄧 森、李國華、陳輝洪、劉 添、姚卓然、周少雄、郭 有、何志坤、黃志強、莫振華、羅國泰、劉瑞華、郭滿華、楊偉韜、何應芬 | 金 |
拳擊 | 男子 75 公斤級 | 張羅普 | 金 |
桌球 | 男子單打 | 李國定 | 金 |
舉重 | 男子 75 公斤級 | 高武明 | 金 |
柔道 | 男子三段(示範運動成績不計入獎牌榜) | 張聰輝 | 金 |
柔道 | 男子四段(示範運動成績不計入獎牌榜) | 陳再乞 | 金 |
柔道 | 男子四段(示範運動成績不計入獎牌榜) | 李清楠 | 金 |
田徑 | 男子 110 公尺跨欄 | 楊傳廣 | 銀 |
田徑 | 男子跳遠 | 楊傳廣 | 銀 |
田徑 | 男子 4 x 400 公尺接力 | 蔡成福、陳英郎、陳慧坤、鄭洛成 | 銀 |
游泳 | 男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高嘉弘 | 銀 |
游泳 | 男子 200 公尺蛙式 | 徐興泰 | 銀 |
游泳 | 女子 4 x 100 公尺混合式接力 | 馮凝姿、張宗慈、梁沼氷、區婉玲 | 銀 |
籃球 | 男子團體 5 x 5 | 王毅軍、羅繼然、唐雪舫、鄭德源、黃國揚、施偉念、霍劍平、陳祖烈、舒耀煌、傅達仁、李國泰、凌鏡寰、賴連光、盧信義 | 銀 |
射擊 | 男子自由步槍 | 吳道源 | 銀 |
射擊 | 男子小口徑步槍三姿 | 吳道源 | 銀 |
射擊 | 男子飛靶 | 蔡白生 | 銀 |
桌球 | 男子雙打 | 李國定、蘇榮村 | 銀 |
跳水 | 女子 3 公尺跳板 | 戴 霞 | 銅 |
游泳 | 男子 100 公尺蛙式 | 李岑生 | 銅 |
游泳 | 男子 4 x 20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高嘉弘、李岑生、孫克勤、林敏善 | 銅 |
游泳 | 女子 4 x 10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廖喜代、王雙玉、馮凝姿、區婉玲 | 銅 |
田徑 | 男子 400 公尺跨欄 | 楊傳廣 | 銅 |
田徑 | 女子跳遠 | 黃 幸 | 銅 |
田徑 | 女子鉛球 | 吳錦雲 | 銅 |
田徑 | 女子鐵餅 | 黃春棉 | 銅 |
自由車 | 男子 4 公里團體追逐賽 | 陳溪川、黃添財、賴士雄、陳伯宗 | 銅 |
射擊 | 男子自由手槍 | 王致常 | 銅 |
桌球 | 男子雙打 | 陳高山、謝金河 | 銅 |
桌球 | 女子雙打 | 陳寶貝、江彩雲 | 銅 |
桌球 | 女子團體 | 陳寶貝、江彩雲、姚 足、陳 月 | 銅 |
網球 | 女子雙打 | 劉香谷、詹秀棉 | 銅 |
網球 | 女子單打 | 劉香谷 | 銅 |
網球 | 混合雙打 | 高登科、詹秀棉 | 銅 |
排球 | 男子 9 人制 | 劉文湛、李成傑、曾福常、孔繼林、陳文用、謝天性、王作庚、陳景松、李毓邦、倪沃棠、葉 忠、斐瑞源、黃兆祿、李有義、郭俊祿 | 銅 |
羽球 | 男子團體(示範運動成績不計入獎牌榜) | 高惠邦、董盛合、梁慶玉、張時雁、侯良欽、施錦標 | 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