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球是一項以球桿讓木球通過球門使木酒杯會向上翻轉的運動,是一項起源於台灣的室外體育運動。

木球乃由翁明輝先生於 1990 年自行研發而成之新運動項目, 1990 年初翁明輝先生在臺北市找了一塊山坡地,開始建設私人花園,取名為後花園,因翁先生當時也在打高爾夫球,所以想做一套實用的球具,在自己的花園裡揮桿散步,因此花了 2 年的時間研發球具;球的大小靈感來自樓梯扶手上方的圓球,大小適當、十分適合一手掌握,而球門柱的設計想法則來自臺灣啤酒瓶;在聚餐時看到紅酒杯,而有了將紅酒杯倒掛於球門中間,以做為明顯辨視木球是否過門的依據。而球桿的桿頭設計經過數次的測試,最後也一樣採用臺灣啤酒瓶的造型,將桿頭重心放在桿頭前方,揮桿時才能更有效的將球擊往遠方。形成揮桿過門時原本上下顛倒的紅酒杯得以翻轉,象徵著為選手成功過門喝采並舉杯慶祝的有趣意義。後來許多朋友到後花園打球都表示很喜歡,所以決定成立組織推廣木球。

國際木球總會自 1999 年成立以來,開始有計劃性的推廣木球,宗旨在以亞洲為據點朝四方推廣,向天下播種。木球符合「 Sport for All 」的運動精神並提倡環保,故國際木球總會希望社會大眾不分年齡、性別都能一起享受木球運動的樂趣。

木球規則

※ 競賽項目
* 個人賽:以個人為單位之比賽。
* 雙人賽:以兩男、兩女或一男一女為單位之比賽。
* 團體賽:以每隊四至六人為單位之比賽。

※ 比賽方法
* 桿數賽:以十二個球道(或其倍數)擊球總桿數低者為勝。
* 球道賽:十二個球道(或其倍數)中獲勝球道(桿數低者)多者為勝。

※ 沙灘木球
同隊球員必須穿著同款式運動服裝參加比賽,比賽於沙灘上進行。比賽時球員必須穿著合宜海灘服裝,並須穿沙灘鞋、水上運動鞋或赤腳。比賽規則與一般木球相似,但以六個球道(或其倍數)為單位。

友站連結

賽事類型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亞洲沙灘運動會 3 10 10
賽事名稱 選手姓名 競賽項目 成績結果
2016 年第 5 屆峴港亞洲沙灘運動會 蕭家宏、王萬鎰 男子雙人球道賽
2016 年第 5 屆峴港亞洲沙灘運動會 蔡承祐、洪士傑、羅 傑、蕭家宏、吳翼丞、 夏智玄 男子團體桿數賽
2016 年第 5 屆峴港亞洲沙灘運動會 江方瑀 女子個人桿數賽
2016 年第 5 屆峴港亞洲沙灘運動會 蔡依庭、陳佳琳、張琬聆、王美琳、洪瑜鎂、 江方瑀 女子團體桿數賽
2016 年第 5 屆峴港亞洲沙灘運動會 羅 傑、蕭家宏、洪士傑、蔡丞祐 男子團體球道賽
2016 年第 5 屆峴港亞洲沙灘運動會 柯沛宇、蔡依庭、謝秉諺、陳佳琳 女子團體球道賽
2014 年第 4 屆普吉島亞洲沙灘運動會 范弘昌、徐國展、林祐賢、黃凱合 男子團體球道賽
2014 年第 4 屆普吉島亞洲沙灘運動會 林信成、黃明定、何勝輝、蕭家宏、洪嘉澤、李貴昌 男子團體桿數賽
2014 年第 4 屆普吉島亞洲沙灘運動會 江方瑀、洪瑜鎂、鍾璧如、簡嫚均、蔡依庭、王錦足 女子團體桿數賽
2014 年第 4 屆普吉島亞洲沙灘運動會 江方瑀 女子個人桿數賽
2014 年第 4 屆普吉島亞洲沙灘運動會 吳芷涵、林詩純、葉珈妤、李婷芳 女子團體球道賽
2012 年第 3 屆海陽亞洲沙灘運動會 林達祥、洪嘉澤、黃明定、林祐賢、羅 傑、吳翼丞 男子團體賽
2012 年第 3 屆海陽亞洲沙灘運動會 吳芷涵、呂夢涵、盤欣怡、陳玉璇、江方瑀、鐘璧如 女子團體賽
2012 年第 3 屆海陽亞洲沙灘運動會 林祐賢 男子個人賽
2012 年第 3 屆海陽亞洲沙灘運動會 吳芷涵 女子個人賽
2010 年第 2 屆馬斯喀特亞洲沙灘運動會 邱雅婷、江方瑀、曾欣儀、吳芷涵、洪梅惠、賴柔彤 女子團體賽
2010 年第 2 屆馬斯喀特亞洲沙灘運動會 王萬鎰、張珀碩、蘇鴻文、黃凱合、張育誠、林煇欽 男子團體賽
2010 年第 2 屆馬斯喀特亞洲沙灘運動會 江方瑀 女子個人賽
2008 年第 1 屆峇里亞洲沙灘運動會 司珮茹 女子個人賽
2008 年第 1 屆峇里亞洲沙灘運動會 曾欣儀、司珮茹、吳芷涵、邱雅婷、王慧蓉、江方瑀 女子團體賽
2008 年第 1 屆峇里亞洲沙灘運動會 曾欣儀 女子個人賽
2008 年第 1 屆峇里亞洲沙灘運動會 陳麒麟、楊熾城、蘇鴻文、岳瑋倫、蔡孟宏、蕭家宏 男子團體賽
2008 年第 1 屆峇里亞洲沙灘運動會 江方瑀 女子個人賽
No items found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