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是一種團體球類運動,在扇形的棒球場裡進行比賽,由兩隊交替進攻與防守,當進攻隊伍球員成功跑回本壘,即可得 1 分,比賽共分為 9 局, 9 局中得分最高的隊伍獲勝。

棒球被美國及日本視為國球,歷史悠久,在古希臘及古印度的壁畫遺跡中就曾發現類似打棒球的圖案,據傳現代棒球是結合源於英國的板球遊戲與美國波士頓常玩的跑圈子遊戲演變而成的運動; 1845 年,由美國人 Alexander Cartwright 制定了第一部棒球比賽規則,並正式將棒球( Baseball )此一名稱定案,其中大部分的規定一直沿用至今,也因此 Alexander Cartwright 被稱為棒球之父。

棒球於 1992 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時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臺灣在該屆奧運獲得銀牌。 2005 年國際奧會認為棒球參與的國家太少,正式宣佈 2012 年英國倫敦奧運會將不會把棒球列入比賽項目,棒球是否能再列入奧運會項目,則是仍未決定的變數。

棒球規則

每場棒球比賽由兩隊隊伍參加,每隊有 9 名球員,各隊攻守一次為 1 局(分上、下 2 個半局),依規定需打 9 局,以累積分數高者為勝, 9 局終了如平分,則延長比賽局數,直到分出勝負為止,但若兩隊分數相差 10 分以上, 7 局時可提早結束比賽;分數相差 15 分以上時, 5 局時可提早結束比賽。每場比賽會有一到六位裁判不等,本壘後方的主審裁判要判斷投手投出球是好壞球、選手是否有違規事項,當裁判間有異議時,由主審做最後判決。

棒球比賽場地除本壘設置本壘板以外,其他三個角都有一個壘包,由本壘往前數,分別為一壘、二壘、三壘,進攻球隊每次由一名打擊手上場打擊,將球擊出後,從本壘起跑,一壘一壘的前進,回到本壘即可得分。防守球隊的任務為阻止對方擊出球後,跑回本壘得分,防守時有 9 名球員上場,分別為投手、捕手、內野手(包含一壘手、二壘手、三壘手、游擊手)及外野手(包含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右外野手)。

※ 投球
投球姿勢可分為揮臂式投球與固定式投球兩種,投手可以正面向著打擊手(正面投球)或側身向著打擊手(側身投球),投手投球時,軸心腳必須踏於投手板上,投球動作開始後,不得中途停止或改變投球姿勢。當投手投出的球,經過本壘板上方且高度在打擊手的肩膀以下膝部以上的好球帶範圍內,稱之為「好球」;反之,若投手投出的球未通過好球帶範圍,且打擊手未揮棒,稱之為「壞球」。

※ 出局
當進攻隊伍的球員被取消打擊、跑壘或得分的機會時,稱之為「出局」,如:打擊手經裁判判定三個好球仍未成功打擊出球則被三振出局、打擊手的高飛球被防守的球員在空中接殺等;進攻隊伍若有三名球員出局,則該局結束。

※ 打擊與跑壘
當進攻隊伍的打擊手揮棒擊出投手所投的球,且球在棒球場的界線內,該打擊手即應跑壘,在站上一壘壘包時沒有被防守的野手封殺或觸殺,為安全上壘,且此時變成跑壘員,需依照一、二、三及本壘順序跑壘,回到本壘即可得 1 分。

※ 封殺與觸殺
當打擊手打擊出球後跑壘或進壘的跑壘員在行進間,若防守隊員接到球後,在跑壘員未到達壘包前用腳觸壘,即稱為「封殺」,該跑壘員出局。若防守隊員用手或手套將球握住,用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觸跑壘員,稱為「觸殺」,該跑壘員直接出局。

友站連結

賽事類型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奧林匹克運動會 0 1 1
亞洲運動會 2 3 3
東亞運動會 0 0 1
賽事名稱 選手姓名 競賽項目 成績結果
2018 年第 18 屆雅加達亞運會 姜建銘、唐嘉駿、林樺慶、陳柏豪、林政賢、王玉譜、王政浩、吳昇峰、王宗豪、黃健隆、林宇祥、黃佳瑋、陳瑞慕、林 瀚、陳偉志、林祖傑、蕭帛庭、林加祐、林承飛、蔡偉凡、詹子賢、申皓瑋、戴如量、陳孝允 男子團體
2014 年第 17 屆仁川亞運會 林逸翔、江少慶、陳冠宇、郭俊麟、王躍霖、胡智為、羅國華、羅嘉仁、鄭凱文、宋家豪、林琨笙、張進德、朱立人、蕭帛庭、潘志芳、陳俊秀、郭嚴文、楊先賢、林瀚、蔣智賢、陳品捷、林根緯、王柏融、于孟雄 男子團體
2013 年第 6 屆天津東亞運動會 陳禹勳、謝榮豪、黃勝雄、郭俊麟、張賢智、羅華韋、王躍霖、羅國華、王宗豪、黃佳瑋、劉時豪、張進德、林 瀚、陳偉志、蕭帛庭、廖俊凱、許基宏、郭銘仁、林旺衛、羅國龍、王柏融、蔣智賢、陳品捷、楊志龍 男子團體
2010 年第 16 屆廣州亞運會 陳俊秀、潘威倫、蕭一傑、郭嚴文、林羿豪、黃志龍、陳鴻文、林英傑、陽耀勳、高志綱、林琨笙、林智勝、彭政閔、張泰山、林益全、李秉諺、胡金龍、陳鏞基、張建銘、羅錦龍、羅國輝、林哲瑄、陽建福、陳冠宇 男子團體
2006 年第 15 屆杜哈亞運會 林克謙、林恩宇、林岳平、潘威倫、郭泓志、耿伯軒、増菘瑋、姜建銘、李振昌、葉君璋、陳峰民、林智勝、張泰山、王傳家、陳鏞基、胡金龍、陽仲壽、余賢明、張建銘、陳金鋒、林威助、謝佳賢 男子團體
2002 年第 14 屆釜山亞運會 梁如豪、黃欽智、宋肇基、張家浩、蔡仲南、林岳平、潘威倫、洪一中、吳昭輝、高志綱、黃忠義、陳瑞振、蔡豐安、陳建偉、彭政閔、鄭昌明、王傳家、謝佳賢、陳致遠、楊松弦、王建民、郭泓志 男子團體
1998 年第 13 屆曼谷亞運會 曹竣揚、沈柏蒼、莊景賀、郭李建夫、劉義傳、許銘傑、吳俊良、吳昭輝、曾智偵、蔡威廷、潘忠韋、王光輝、馮勝賢、黃煚隆、黃忠義、鄭昌明、林琨瀚、張泰山、陳金鋒、陳致遠、楊松弦、闕壯鎮 男子團體
1994 年第 12 屆廣島亞運會 吳俊良、謝富貴、梁如豪、劉志昇、黃清境、楊福群、葉君璋、林鴻遠、洪啓峰、何治凡、吳文裕、許聖杰、黃信福、林聖雄、林岳亮、陳該發、黃甘霖、陳俊宏、黃貴裕、高建三 男子團體
1992 年第 25 屆巴塞隆納奧運會 陳威成、廖敏雄、張文宗、江泰權、吳思賢、羅國璋、古國謙、林琨瀚、張耀騰、黃忠義、鍾宇政、林朝煌、蔡明宏、王光熙、張正憲、白昆弘、陳執信、黃文博、羅振榮、郭李建夫 男子團體
1990 年第 11 屆北京亞運會 郭李建夫、蔡明宏、羅振榮、劉志昇、林朝煌、張正憲、江泰權、王光熙、張文宗、黃忠義、羅國璋、張耀騰、古國謙、許文謙、陳威成、曾貴章、廖敏雄、楊章鑫 男子團體
1984 年第 23 屆洛杉磯奧運會 郭泰源、莊勝雄、凃鴻欽、劉秋農、杜福明、曾智偵、凃忠男、江泰權、林華韋、葉志仙、吳復連、呂文生、楊清瓏、趙士強、吳德生、林易增、宋榮泰、蔡生豐、李志俊、李居明 男子團體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