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是在水中靠浮力,借自身肢體的動作在水中運動前進的運動和技能。游泳運動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競技游泳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第二大項目,包括:蝶式、仰式(也稱背泳)、蛙式、自由式(主要使用捷泳或爬泳),四種泳姿的競速項目,以及花樣游泳等。
早期的游泳活動,多被視為貴族的子女教育及士兵訓練的一個重要部份,公元前 25 世紀古埃及已有類似游泳的活動,古羅馬人興建巨大浴池,游泳成為上流社會人士社交活動。 18 世紀末,工人游泳的機會增多,游泳開始成為一種普通運動。競技游泳源於 19 世紀中期的英國及澳洲, 1837 年英國游泳協會成立,開創近代游泳競賽的歷史。 1869 年英國業餘游泳總會成立,是世界第一個國家游泳總會。二十世紀初,世界各國的游泳比賽開始普及, 1894 年 6 月 16 日,在巴黎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時,游泳被列為 1896 年奧運會的項目之一。 1908 年國際游泳聯合會( FINA )成立。
游泳規則
男女游泳均設自由式 50 米、 100 米、 200 米、 400 米、 800 米、 1500 米、 4×100 米接力、 4×200 米接力;仰式 50 米、 100 米、 200 米;蛙式 50 米、 100 米、 200 米;混合式 100 米、 200 米、 400 米、 4×100 米接力。蛙式、蝶式和自由式要由出發台上起跳入水,仰式則直接在水中出發。
※ 出發
在自由式,蛙式及蝶式比賽,參賽者出發時必須用跳水形式,而在仰式及四式接力賽中,則是在水中出發。
※ 自由式
在自由式比賽中,參賽者可以進行任何泳式,但在個人四式及四式接力項目中,游自由式時則不可進行仰泳、蛙泳或蝶泳。當轉身或到達終點時,自由式參賽者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份觸及池邊。
※ 仰式
仰泳比賽開始時,參賽者要面向出發台,並用兩手握著扶手。起跳訊號發出後,參賽者要以背向下的型式完成整個賽程。賽例規定,任何參賽者在頭、肩、手或手臂觸及池邊以作終點觸池或轉身觸池前,必須保持背泳的正確位置,當中包括身體可以作出轉動,但不能大於 90 度(頭的位置則不在此限),否則會被取消資格。轉身觸池後,泳手可以作出任何轉身動作,但在腳離開池邊前,身體要恢復仰泳的正確位置,否則屬犯規。
※ 蛙式
出發及轉身後的手部動作開始,蛙泳參賽者的身體必須保持俯臥姿勢,雙肩亦要與水面平行;雙手必須在胸前及在水面下划前及划後,且除了出發後的划水或轉身後的划水,手部不能超越臀部。規則亦不容許有自由式及蝶式的腿部打水動作。在轉身及完成賽事時,雙手必須同時觸及池端(水面上或水面下均可)。無論任何時間,雙手及雙足的動作必須對稱。
※ 蝶式
蝶式參賽者的雙手必須同時在水面上前移及在水面下划水。出發及轉身後,選手的身體必須保持俯臥,雙肩成水平,雙腿的動作亦要是同時進行。規則雖然容許雙足上下同時擺動,雙腿及雙足亦不須同一水平,但雙腿或雙足交替打水的動作卻是不允許的。在轉身及完成比賽時,參賽者的雙手必須同時觸及池端(水面上或水面下均可),且雙肩要與水面平行。出發及轉身後,泳手在浮上水面前,腳部可作一或多次的踢腿,但雙手只可有一次划水動作。
※ 混合式
混合式比賽(也稱個人四式)中,泳式的次序為:蝶式、仰式、蛙式、自由式。在四式接力比賽時,泳式的次序是:仰式、蛙式、蝶式、自由式。
友站連結
賽事類型 | 金牌數 | 銀牌數 | 銅牌數 |
---|---|---|---|
亞洲運動會 | 1 | 3 | 13 |
東亞運動會 | 1 | 0 | 5 |
亞洲室內運動會 | 5 | 4 | 5 |
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3 | 5 | 4 |
亞洲沙灘運動會 | 0 | 0 | 1 |
亞洲青年運動會 | 2 | 4 | 8 |
賽事名稱 | 選手姓名 | 競賽項目 | 成績結果 |
---|---|---|---|
2021 年第 32 屆東京奧運會 | 王冠閎 | 男子 100 公尺蝶式 | 第 35 名 |
2021 年第 32 屆東京奧運會 | 王冠閎 | 男子 200 公尺蝶式 | 第 13 名 |
2021 年第 32 屆東京奧運會 | 王星皓 | 男子 200 公尺混合式 | 資格賽淘汰 |
2021 年第 32 屆東京奧運會 | 王星皓 | 男子 400 公尺混合式 | 資格賽淘汰 |
2021 年第 32 屆東京奧運會 | 黃渼茜 | 女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資格賽淘汰 |
2017 年第 5 屆阿什哈巴特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王郁濂、林建良、安廷耀、張國基 | 男子 4 x 5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金 |
2017 年第 5 屆阿什哈巴特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王郁濂、林建良、安廷耀、張國基 | 男子 4 x 10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金 |
2017 年第 5 屆阿什哈巴特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安廷耀 | 男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金 |
2017 年第 5 屆阿什哈巴特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安廷耀 | 男子 200 公尺混合式 | 銀 |
2017 年第 5 屆阿什哈巴特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林建良 | 男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銀 |
2017 年第 5 屆阿什哈巴特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林建良 | 男子 50 公尺自由式 | 銅 |
2013 年第 4 屆仁川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銀 |
2013 年第 4 屆仁川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銀 |
2013 年第 4 屆仁川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50 公尺蝶式 | 銀 |
2013 年第 4 屆仁川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張國基 | 男子 50 公尺自由式 | 銅 |
2013 年第 4 屆仁川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陳怡娟 | 女子 50 公尺蛙式 | 銅 |
2013 年第 4 屆仁川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 | 陳怡娟 | 女子 100 公尺蛙式 | 銅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蔡秉融 | 男子 100 公尺蛙式 | 金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蔡秉融 | 男子 200 公尺蛙式 | 金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蔡秉融、楊鈞堯、周偉良、安廷耀 | 男子 4 x 100 公尺混合式接力 | 銀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蔡秉融 | 男子 50 公尺蛙式 | 銀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楊鈞堯 | 男子 100 公尺仰式 | 銀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楊名萱 | 女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銀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楊鈞堯 | 男子 200 公尺仰式 | 銅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黃玟綺 | 女子 50 公尺蛙式 | 銅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余苡甄 | 女子 50 公尺仰式 | 銅 |
2013 年第 2 屆南京青年亞運會 | 墨俐兒 | 女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銅 |
2010 年第 16 屆廣州亞運會 | 程琬容 | 女子 400 公尺混合式 | 銅 |
2010 年第 2 屆馬斯喀特亞洲沙灘運動會 | 潘凱文 | 男子 5 公里馬拉松長泳 | 銅 |
2009 年第 5 屆香港東亞運動會 | 程琬容 | 女子 400 公尺混合式 | 金 |
2009 年第 5 屆香港東亞運動會 | 許志傑 | 男子 200 公尺蝶式 | 銅 |
2009 年第 3 屆越南亞洲室內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金 |
2009 年第 3 屆越南亞洲室內運動會 | 許志傑 | 男子 200 公尺混合式 | 銅 |
2009 年第 3 屆越南亞洲室內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50 公尺自由式 | 銅 |
2009 年第 3 屆越南亞洲室內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銅 |
2009 年第 1 屆新加坡青年亞運會 | 林士傑 | 男子 200 公尺仰式 | 銅 |
2009 年第 1 屆新加坡青年亞運會 | 陳 廷 | 女子 50 公尺仰式 | 銅 |
2009 年第 1 屆新加坡青年亞運會 | 陳 廷 | 女子 200 公尺仰式 | 銅 |
2009 年第 1 屆新加坡青年亞運會 | 謝至琳 | 女子 200 公尺混合式 | 銅 |
2007 年第 2 屆澳門亞洲室內運動會 | 王韋文 | 男子 100 公尺蛙式 | 金 |
2007 年第 2 屆澳門亞洲室內運動會 | 王韋文 | 男子 100 公尺混合式 | 銀 |
2005 年第 4 屆澳門東亞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銅 |
2005 年第 1 屆曼谷亞洲室內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100 公尺蝶式 | 金 |
2005 年第 1 屆曼谷亞洲室內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金 |
2005 年第 1 屆曼谷亞洲室內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金 |
2005 年第 1 屆曼谷亞洲室內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50 公尺蝶式 | 銀 |
2005 年第 1 屆曼谷亞洲室內運動會 | 楊金桂 | 女子 50 公尺自由式 | 銀 |
2005 年第 1 屆曼谷亞洲室內運動會 | 聶品潔 | 女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銀 |
2005 年第 1 屆曼谷亞洲室內運動會 | 聶品潔 | 女子 50 公尺自由式 | 銅 |
2005 年第 1 屆曼谷亞洲室內運動會 | 聶品潔 | 女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銅 |
1998 年第 13 屆曼谷亞運會 | 蔡淑敏 | 女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金 |
1998 年第 13 屆曼谷亞運會 | 黃智勇 | 男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銅 |
1998 年第 13 屆曼谷亞運會 | 蔡淑敏 | 女子 400 公尺自由式 | 銅 |
1998 年第 13 屆曼谷亞運會 | 林孟潔、江姿穎、蔡淑敏、林季嬋 | 女子 4 x 10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銅 |
1998 年第 13 屆曼谷亞運會 | 江姿穎、官佳嫻、蔡淑敏、林季嬋 | 女子 4 x 20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銅 |
1997 年第 2 屆釜山東亞運動會 | 林季嬋 | 女子 400 公尺自由式 | 銅 |
1997 年第 2 屆釜山東亞運動會 | 林季嬋 | 女子 800 公尺自由式 | 銅 |
1993 年第 1 屆上海東亞運動會 | 蔡心嚴 | 男子 100 公尺蛙式 | 銅 |
1970 年第 6 屆曼谷亞運會 | 許東雄 | 男子 100 公尺仰式 | 銅 |
1970 年第 6 屆曼谷亞運會 | 許東雄 | 男子 200 公尺仰式 | 銅 |
1970 年第 6 屆曼谷亞運會 | 許東雄 | 男子 100 公尺蝶式 | 銅 |
1970 年第 6 屆曼谷亞運會 | 許東雄 | 男子 400 公尺混合式 | 銅 |
1970 年第 6 屆曼谷亞運會 | 沈寶妮、許玉雲、沈倍妮、王丹玉 | 女子 4 x 10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銅 |
1958 年第 3 屆東京亞運會 | 高嘉弘 | 男子 100 公尺自由式 | 銀 |
1958 年第 3 屆東京亞運會 | 徐興泰 | 男子 200 公尺蛙式 | 銀 |
1958 年第 3 屆東京亞運會 | 馮凝姿、張宗慈、梁沼氷、區婉玲 | 女子 4 x 100 公尺混合式接力 | 銀 |
1958 年第 3 屆東京亞運會 | 李岑生 | 男子 100 公尺蛙式 | 銅 |
1958 年第 3 屆東京亞運會 | 高嘉弘、李岑生、孫克勤、林敏善 | 男子 4 x 20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銅 |
1958 年第 3 屆東京亞運會 | 廖喜代、王雙玉、馮凝姿、區婉玲 | 女子 4 x 100 公尺自由式接力 | 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