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辦期間
2005/10/29 - 2005/11/06
舉辦國家
中國
舉辦城市
澳門
-
123426
賽會概要
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於 2005 年 10 月 29 日至 11 月 6 日在澳門舉行,歷時共 9 天。這屆的運動會是澳門首次承辦的運動會,也是「三個品牌,一個班子」的第一個「品牌」(另外兩個分別為 2006 年第一屆葡語系運動會及 2007 年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
本屆東亞運之主題為:乘東亞之風,踏入新紀元,創造新一頁,與世界一同走向輝煌。共有 9 個國家及地區參賽:中國、日本、韓國、朝鮮、中華台北、香港、澳門、蒙古及關島(準會員)共有 1919 名選手參加。官方語言包括中文(包括粵語和普通話)、葡萄牙語和英語,數量為歷屆東亞運之最。
競賽運動
共有 17 種競技運動:游泳、田徑、籃球、保齡球、體育舞蹈、龍舟、足球、體操、曲棍球、空手道、賽艇、射擊、軟式網球、跆拳道、網球、舉重、武術,共決出 234 面金牌。
賽會標誌
由黃、綠、藍、紅、黑的奧運五色,以放射旋轉形,由外向內構成,色彩鮮明,動感非常。此徽章代表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
賽會口號
New East New Era Let’s All Join The Games.
東亞風 創紀元 運動會 齊參與
吉祥物
吉祥物是一隻名為「柏柏」的松鼠,創作者為澳門理工學院設計學生羅浩龍以及林恆生。創作靈感來自澳門松山,由於松山是澳門很多運動員鍛鍊身體的老地方,而松鼠就是棲息於松山上身手敏捷的象徵,故此吉祥物的取名「柏柏」也是由「松柏」變成。「柏柏」面帶微笑,昂首挺胸,以抖擻的精神和伶俐的造型描繪出澳門市民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和靈活樸實的特點。
賽會獎牌榜
名次 | 國家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計 |
---|---|---|---|---|---|
01 | 中國 | 127 | 63 | 33 | 223 |
02 | 日本 | 46 | 56 | 77 | 179 |
03 | 南韓 | 32 | 48 | 65 | 145 |
04 | 中華台北 | 12 | 34 | 26 | 72 |
05 | 中國澳門 | 11 | 16 | 17 | 44 |
06 | 北韓 | 6 | 10 | 20 | 36 |
07 | 中國香港 | 2 | 2 | 9 | 13 |
08 | 蒙古 | 1 | 1 | 6 | 8 |
09 | 關島 | 0 | 0 | 1 | 1 |
中華代表團名單
國家奧會及貴賓
國家奧會主席兼團長:黃大洲
國家奧會秘書長:陳士魁
貴賓:徐 亨(國際奧會榮譽委員)、吳經國(國際奧會委員)、陳全壽(大會法規技術委員會委員)、黃啟煌、陳德新、陳崇弘、蔡賜爵、韓毅雄
團本部
總領隊:白文正
副總領隊:吳龍山、莊村徹
顧問:洪志昌、周 瑞、金貴芳
總幹事:陳雲銘
副總幹事:梁仁貴、吳文焮、黃瓊儀
技術督導:蕭松彩、房瑞文
聯絡員:高達勇
競賽管理:鄭創銘、王浩祿、李儁麟
新聞聯絡員:曾文宏
秘書:楊家榮、楊志頌、彭俊銘
會計:賴靖雅
行政:王秋月、施懃慎
隊醫:林頌凱、許宏志
運動傷害防護員:劉婉莉、鄭淑芳、盧純玉、戴淑華、陳奇鋒、宋台光、謝枚芳
物理治療師:陳俊煌、詹仲凡、劉毓修
各項運動參賽代表隊
水上運動 - 跳水代表隊
教練團:
李 路
選手:
呂 欣、呂恩典
水上運動 - 游泳代表隊
教練團:
許安東、劉超然
選手:
王韋文、童郁嘉、林蔓繻、林庭瑋、楊金桂、程琬容
田徑代表隊
教練團:
陳燦堂、蔡於儒、張永政、許弘毅、林錦明、呂景義
選手:
陳福彬、楊尚儒、吳文騫、曾之輝、鄭子健、陳鴻傑、張銘煌、曹志豪、周宜辰、蕭賜斌、孟祥祖、鄭名盛、劉元凱、易緯鎮、林益偉、陳晉軒、王詩文、劉士賢、黃志豪、張啟勝、王國慧、張可欣、鍾瓊萱、許雪琴
籃球代表隊
教練團:
男子隊:李雲光、東方介德、周海容(代表)
女子隊:洪玲瑤、王 泠、張慧瑛(代表)
選手:
男子隊:曾文鼎、楊敬敏、田 壘、李啟億、李學林、楊玉明、陳志忠、王志群、周士淵、楊哲宜、陳世念、吳志偉
女子隊:姜鳳君、劉君儀、錢薇娟、初詠萱、鄭慧芸、藍瑞瑜、林慧美、陳萓峰、蔡佩真、林紀妏、孫潔萍、文 祺
保齡球代表隊
教練團:
蔡耀明、王有仁、黃建隆
選手:
蔡廷雲、鄭朝升、高海源、蕭錦良、陳俊杰、鄭行超、朱宥潔、蔡昕宜、林伊凡、王幼鈴、王雅婷、周妙玲
龍舟代表隊
教練團:
劉德智、侯鴻章
選手:
男子隊:郭仁哲、石俊益、周必杰、侯宇陽、林昊廷、吳東洋、蔡孟典、潘亮安、陳建良、黃騰輝、曾鴻昌、黃世忠、吳文偉、黃蔚程、謝豐丞、鄭仕飛、陳英豪、林聖儒、呂青憲、周智偉、余鑑紘、呂芳賢、周恩平、吳俊傑、吳源鑫、陳國銘
女子隊:葉郁庭、陳之唯、李婷婷、李綿綿、邱鈺媛、陳慧芳、林雅萍、蕭韻茹、簡坊庭、黃佳惠、林佩萱、郭瑞琪、黃詩珊、楊婉雯、陳姿吟、塗靖婕、吳玉梅、吳詩涵、林恩琳、林以琳、陳薇任、王歧文
運動舞蹈代表隊
教練團:
李佩玲、趙士震、林文勇
選手:
趙敏戎、趙群倫、林長宏、王毓弘、彭彥鳴、蔡崇倫、高嘉璘、鄭雯心、賴韋伶、簡伃君、蕭苑如、紀杏錡
足球代表隊
教練團:
李博洪、強木在、王家中
選手:
卓經華、張武業、林貴彬、呂昆錡、陳正一、郭俊毅、林吉福、陳俊介、游志宏、陳炳鑫、柯宏奇、黃冠仁、林聰仁、張志忠、吳孟宗、黃士展、張福祥、王政銘、張 涵、黃瑋儀
競技體操代表隊
教練團:
俞智贏、黃柏瑞、陳欣慧、陳蘭芝
選手:
林永錫、黃哲奎、林祥威、游宏彬、陳永長、黃怡學、翁士航、吳凌誼、江璧旋、陳純敏、黃千容、林佳瑩
曲棍球代表隊
教練團:
蔡一鳴、廖興洲(助理教練)
選手:
石耀文、范國恆、鍾榮朕、陳偉陽、陳志偉、張家寶、鍾銘輝、江文斌、陳暐碕、湯肇思、彭俊凱、曾嘉政、蔡明恒、江建國、鍾立奎、蔡泓奇
空手道代表隊
教練團:
黃智勇、陳文聰、何智富、黃柏瑜
選手:
謝政剛、黃庠榛、徐祥銘、黃昊昀、林煥偉、沈家豪、謝泓錡、翁仁翰、林冠君、朱慧銘、黃鈺淇、陳彥卉
武藝運動 - 武術代表隊
教練團:
楊基龍、張世博、曾仁邦
選手:
張景貴、賴建成、彭偉群、蕭詠升、王詩宏、徐永科、周廷原、林 偉、范嫚紜、陳少騏、石芳綺、張夢嘉、邱曉君、楊洛穎
划船代表隊
教練團:
謝茂松、林惠美、洪瑞昌
選手:
張建雄、汪明輝、施清文、黃裕隆、林展緯、溫光程、林彥榮、林彥禎、張正妮、林宜君、江倩茹、林婉如、侯宛君、蔡佳縈、呂明珍、劉宥鑫、謝麗君
射擊代表隊
教練團:
郭孟熙、李日昇
選手:
張憶寧、廖啟銘、黃逸伶、蔡佳惠
軟式網球代表隊
教練團:
黃慶淵(領隊)、黃錦洲、賴永僚
選手:
方同賢、王俊彥、楊勝發、李佳鴻、黃軍晟、葉佳霖、簡秋梅、江婉綺、張淑芬、李憶青、籃奕芸、方燕玲
跆拳道代表隊
教練團:
蔡明志、李東玩、邱共鉦、湯惠婷
選手:
賴軍宏、宋玉騏、江原豪、鄭秋龍、楊淑君、蘇麗文、曾珮華、楊紋貞
網球代表隊
教練團:
陳 南、翁子婷、佘志倫(助理教練)
選手:
王宇佐、陳 迪、劉泰瑋、李欣翰、張懷恩、謝旺成、易楚寰、張凱隆、莊佳容、詹詠然、詹謹瑋、許文馨、黃怡萱
舉重代表隊
教練團:
劉榮昌、曾進福
選手:
楊勝雄、郭承瑋、王信淵、謝偉軍、楊景翔、方馨㤵、盧宛宜、黃世均、陳葦綾
運動種類 | 競賽項目 | 選手姓名 | 成績 |
---|---|---|---|
籃球 | 男子團體 | 曾文鼎、楊敬敏、田 壘、李啟億、李學林、楊玉明、陳志忠、王志群、周士淵、楊哲宜、陳世念、吳志偉 | 金 |
競技體操 | 男子吊環 | 林永錫 | 金 |
空手道 | 男子對打 55 公斤級 | 謝政剛 | 金 |
空手道 | 男子對打 60 公斤級 | 黃庠榛 | 金 |
軟式網球 | 男子單打 | 王俊彥 | 金 |
軟式網球 | 男子雙打 | 方同賢、王俊彥 | 金 |
軟式網球 | 男子團體 | 方同賢、王俊彥、楊勝發、李佳鴻、黃軍晟、葉佳霖 | 金 |
跆拳道 | 女子 67 公斤以上級 | 楊紋貞 | 金 |
網球 | 男子單打 | 王宇佐 | 金 |
網球 | 女子單打 | 詹詠然 | 金 |
網球 | 女子雙打 | 莊佳容、詹詠然 | 金 |
網球 | 混合雙打 | 易楚寰、莊佳容 | 金 |
田徑 | 男子 800 公尺 | 陳福彬 | 銀 |
田徑 | 男子 4 x 100 公尺接力 | 劉元凱、易緯鎮、林益偉、王詩文 | 銀 |
田徑 | 男子 4 x 400 公尺接力 | 劉元凱、劉士賢、黃志豪、張啟勝 | 銀 |
籃球 | 女子團體 | 姜鳳君、劉君儀、錢薇娟、初詠萱、鄭慧芸、藍瑞瑜、林慧美、陳萓峰、蔡佩真、林紀妏、孫潔萍、文 祺 | 銀 |
保齡球 | 男子三人賽 | 鄭朝升、高海源、蕭錦良 | 銀 |
保齡球 | 女子單人賽 | 蔡昕宜 | 銀 |
運動舞蹈 | 鬥牛拉丁舞 | 王毓弘、蕭苑如 | 銀 |
運動舞蹈 | 森巴拉丁舞 | 王毓弘、蕭苑如 | 銀 |
龍舟 | 男子 250 公尺小龍舟 | 郭仁哲、周必杰、潘亮安、黃蔚程、謝豐丞、鄭仕飛、陳英豪、林聖儒、周智偉、呂芳賢、周恩平、吳俊傑、吳源鑫、陳國銘 | 銀 |
龍舟 | 女子 250 公尺小龍舟 | 葉郁庭、陳之唯、李婷婷、李綿綿、邱鈺媛、陳慧芳、林雅萍、蕭韻茹、簡坊庭、黃佳惠、林佩萱、郭瑞琪、林恩琳、林以琳、陳薇任 | 銀 |
競技體操 | 男子跳馬 | 黃怡學 | 銀 |
空手道 | 男子團體型 | 沈家豪、謝泓錡、翁仁翰 | 銀 |
空手道 | 男子對打 70 公斤級 | 徐祥銘 | 銀 |
空手道 | 男子對打 75 公斤級 | 黃昊昀 | 銀 |
空手道 | 男子對打 75 公斤以上級 | 林煥偉 | 銀 |
空手道 | 女子團體型 | 朱慧銘、黃鈺淇、陳彥卉 | 銀 |
空手道 | 女子對打 60 公斤級 | 林冠君 | 銀 |
射擊 | 男子 10 公尺空氣手槍 | 張憶寧 | 銀 |
軟式網球 | 男子雙打 | 楊勝發、李佳鴻 | 銀 |
跆拳道 | 男子 68 公斤級 | 宋玉騏 | 銀 |
跆拳道 | 男子 80 公斤以上級 | 鄭秋龍 | 銀 |
跆拳道 | 女子 49 公斤級 | 楊淑君 | 銀 |
跆拳道 | 女子 57 公斤級 | 曾珮華 | 銀 |
跆拳道 | 女子 67 公斤級 | 蘇麗文 | 銀 |
網球 | 女子單打 | 詹謹瑋 | 銀 |
網球 | 混合雙打 | 張凱隆、詹謹瑋 | 銀 |
舉重 | 男子 56 公斤級 | 楊景翔 | 銀 |
舉重 | 男子 62 公斤級 | 王信淵 | 銀 |
舉重 | 女子 69 公斤級 | 黃世均 | 銀 |
武術 | 男子南刀南棍全能 | 彭偉群 | 銀 |
武術 | 男子對練 | 賴建成、彭偉群、蕭詠升 | 銀 |
武術 | 男子散打 65 公斤級 | 周廷原 | 銀 |
武術 | 女子太極拳 | 范嫚紜 | 銀 |
武術 | 女子散打 52 公斤級 | 楊洛穎 | 銀 |
田徑 | 男子 100 公尺 | 王詩文 | 銅 |
田徑 | 男子 1500 公尺 | 陳福彬 | 銅 |
田徑 | 男子 3000 公尺障礙 | 吳文騫 | 銅 |
田徑 | 男子十項全能 | 蕭賜斌 | 銅 |
保齡球 | 男子雙人賽 | 蔡廷雲、蕭錦良 | 銅 |
跳水 | 女子雙人 3 公尺跳板 | 呂 欣、呂恩典 | 銅 |
龍舟 | 男子 250 公尺標準龍舟 | 郭仁哲、石俊益、周必杰、侯宇陽、林昊廷、吳東洋、蔡孟典、潘亮安、陳建良、黃騰輝、曾鴻昌、黃世忠、吳文偉、黃蔚程、謝豐丞、鄭仕飛、陳英豪、呂青憲、周智偉、余鑑紘、呂芳賢、周恩平、吳源鑫、陳國銘 | 銅 |
龍舟 | 男子 500 公尺小龍舟 | 郭仁哲、周必杰、潘亮安、黃蔚程、謝豐丞、鄭仕飛、陳英豪、林聖儒、周智偉、呂芳賢、周恩平、吳俊傑、吳源鑫、陳國銘 | 銅 |
龍舟 | 女子 250 公尺標準龍舟 | 葉郁庭、陳之唯、李婷婷、李綿綿、邱鈺媛、陳慧芳、林雅萍、蕭韻茹、簡坊庭、黃佳惠、林佩萱、郭瑞琪、黃詩珊、楊婉雯、陳姿吟、塗靖婕、吳玉梅、吳詩涵、林恩琳、林以琳、陳薇任、王歧文 | 銅 |
龍舟 | 女子 500 公尺標準龍舟 | 葉郁庭、陳之唯、李婷婷、李綿綿、邱鈺媛、陳慧芳、林雅萍、蕭韻茹、簡坊庭、黃佳惠、林佩萱、郭瑞琪、黃詩珊、楊婉雯、陳姿吟、塗靖婕、吳玉梅、吳詩涵、林恩琳、林以琳、陳薇任、王歧文 | 銅 |
龍舟 | 女子 500 公尺小龍舟 | 葉郁庭、陳之唯、李婷婷、李綿綿、邱鈺媛、陳慧芳、林雅萍、蕭韻茹、簡坊庭、黃佳惠、林佩萱、郭瑞琪、林恩琳、林以琳、陳薇任 | 銅 |
競技體操 | 男子鞍馬 | 黃哲奎 | 銅 |
划船 | 男子雙人雙槳 | 張建雄、汪明輝 | 銅 |
射擊 | 女子 10 公尺空氣手槍 | 蔡佳惠 | 銅 |
軟式網球 | 女子團體 | 簡秋梅、江婉綺、張淑芬、李憶青、籃奕芸、方燕玲 | 銅 |
游泳 | 女子 200 公尺自由式 | 楊金桂 | 銅 |
跆拳道 | 男子 58 公斤級 | 賴軍宏 | 銅 |
跆拳道 | 男子 80 公斤級 | 江原豪 | 銅 |
網球 | 男子雙打 | 劉泰瑋、李欣翰 | 銅 |
舉重 | 女子 53 公斤級 | 方馨㤵 | 銅 |
武術 | 男子南拳 | 彭偉群 | 銅 |
武術 | 男子散打 52 公斤級 | 林 偉 | 銅 |
武術 | 男子散打 60 公斤級 | 徐永科 | 銅 |
武術 | 女子對練 | 陳少騏、張夢嘉 | 銅 |
武術 | 女子劍術槍術全能 | 陳少騏 | 銅 |
武術 | 女子南拳 | 陳少騏 | 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