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辦期間
1984/07/28 - 1984/08/12
舉辦國家
美國
舉辦城市
洛杉磯
-
001
賽會概要
第二十三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 1984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12 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本屆奧運會被視為奧運會歷史的重要轉折點,洛杉磯奧運會在籌委會主席彼得‧尤伯羅思的規劃下,首次以民間方式承辦奧運會,透過門票、電視轉播(美國廣播公司( ABC )以 2.25 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電視轉播權)、廣告、企業贊助、利用大學宿舍、招募無薪志願者等方式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扭轉前幾屆奧運會巨額虧損的情況,以 5 億美元低成本的投入,最後還獲利 2.5 億美元,本屆奧運會在投資上的成功成為以後奧運會的楷模。
由於唯一的對手德黑蘭因伊朗局勢不穩定而退出申辦, 1984 年的奧運會只有洛杉磯一個城市進入申辦候選名單,是繼 1932 年舉行過第十屆奧運會後再度舉辦。
本屆焦點:
* 在美國等國聯合抵制 1980 年夏季奧運會後,蘇聯以及朝鮮、古巴、越南、寮國等共產主義國家都聯合抵制 1984 年夏季奧運會以示報復。
* 中華民國重返闊別了三屆共12年的夏季奧運,首次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夏季奧運。
* 美國女子體操運動員瑪莉‧盧‧雷頓打破僅有東歐獲得個人全能體操金牌的歷史局面。
* 來自摩洛哥的納瓦爾‧埃爾‧穆塔瓦基爾獲得女子 400 米跨欄金牌,成為穆斯林國家和非洲國家中第一個在奧運會奪冠的女運動員。
* 女子馬拉松、韻律體操和花式游泳首次成為奧運項目,網球和棒球成為示範項目。
競賽運動
本屆奧運會共 23 個正式運動種類, 221 個運動項目,包含: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擊劍、射箭、體操、帆船、划船、射擊、手球、馬術、舉重、角力、拳擊、柔道、曲棍球、輕艇、自由車、現代五項、水上項目(游泳、跳水、水球、花式游泳)等; 2 個示範運動項目:網球、棒球。
賽會口號
Play a Part in History , grow with Olympic. 參與歷史,與奧運共成長
賽會獎牌榜
名次 | 國家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計 |
---|---|---|---|---|---|
01 | 美國 | 83 | 61 | 30 | 174 |
02 | 羅馬尼亞 | 20 | 16 | 17 | 53 |
03 | 西德 | 17 | 19 | 23 | 59 |
04 | 中國 | 15 | 8 | 9 | 32 |
05 | 義大利 | 15 | 8 | 9 | 32 |
06 | 加拿大 | 10 | 18 | 16 | 44 |
07 | 日本 | 10 | 8 | 14 | 32 |
08 | 紐西蘭 | 8 | 1 | 2 | 11 |
09 | 南斯拉夫 | 7 | 4 | 7 | 18 |
10 | 南韓 | 6 | 6 | 7 | 19 |
43 | 中華台北 | 0 | 0 | 1 | 1 |
中華代表團名單
國家奧會及貴賓
國家奧會主席兼團長:鄭為元
國家奧會副主席兼副團長:張彼德
貴賓:徐 亨(國際奧會委員)
團本部
顧問:鄭森棨
領隊:林鴻坦
副領隊兼總幹事:湯銘新
技術督導:楊傳廣、紀 政
聯絡員:王立薇
技術助理:鄭 虎
隊醫:李昱燊
財務:張子玉
管理:林惠陽
事務:陳雲銘
各項運動參賽代表隊
水上運動 - 游泳代表隊
教練團:
李東興
選手:
林俊宏、吳明勳、繆 洪、文 珊、張惠堅
射箭代表隊
教練團:
林忠明(管理)
選手:
凃志成、呂瑞瓊
田徑代表隊
教練團:
蔡特龍、吳錦雲
選手:
李福恩、劉金鎗、陳鴻雁、吳清錦、陳長明、古金水、李蕙貞、賴利嬌、蔡麗嬌、劉燕秋
拳擊代表隊
教練團:
徐鴻進
選手:
陳金銘、鍾保明
自由車代表隊
教練團:
施德洋
選手:
李福祥、徐進德
擊劍代表隊
教練團:
李台忠
選手:
李台忠、蔡興祥
柔道代表隊
教練團:
張聰輝
選手:
趙進富、廖德成、張守忠、孫義雄
現代五項代表隊
教練團:
林炳宏
選手:
陳功亮
帆船代表隊
教練團:
薛國航
選手:
林樞文、林耀文
射擊代表隊
教練團:
蔡溪松
選手:
杜台興、蔡白生、楊清松
舉重代表隊
教練團:
楊進琨
選手:
鍾永吉、陳聖元、邱毓川、蔡溫義
角力代表隊
教練團:
洪朝雄
選手:
羅文基
棒球代表隊(示範運動)
教練團:
嚴孝章(總領隊)、佘鴻臣(領隊)、吳祥木、林家祥、林敏政(管理)、羅良漢(秘書)
選手:
郭泰源、莊勝雄、凃鴻欽、劉秋農、杜福明、曾智偵、凃忠男、江泰權、林華韋、葉志仙、吳復連、呂文生、楊清瓏、趙士強、吳德生、林易增、宋榮泰、蔡生豐、李志俊、李居明
網球代表隊(示範運動)
教練團:
張約翰
選手:
許美珠